專家荊林波:網絡消費無法可依 源于監管隱身
作者: 王帝 張永炳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9-08-18 00:00
504
n????“無論可蕊兒事件誰對誰錯,雙方其實都“不合法’,因為現在網絡消費無明確法律可依。”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荊林波對記者開了個玩笑。nn 但在玩笑的背后,荊林波點出了網絡消費者與網店糾紛的深層原因。nn 監管成了“隱身人”nn 網絡消費發展至今,已在全國總消費中占了不小的份額,以2008年為例,網絡消費就占到了總零售消費的1%。但在蓬勃發展的背后,網絡消費的種種缺陷,卻不禁讓人捏一把汗。nn 眾所周知,除了便宜快捷外,網絡消費者對網絡上商品認可的最高標準,便是在購物平臺上的信用度評分和其他買家的留言。但遺憾的是,“好評”是可以偽造的,而在網絡上泛濫的“刷好評”現象,就是最明顯的例子。nn 淘寶網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刷好評”,就是指一個人在某家網店進行多次虛擬交易,每次交易過后,對這家網店的評分都打到最佳,而交易所花費的金錢卻由網店以私下或者其他形式交還給此人。“實際上就是用假交易來換得真好評。”也許虛假的好評讓網絡消費者買到了并不滿意的商品,但消費者可以要求退貨。可在售后保障方面,網絡消費者卻遇到了更大的難題。nn 最近,在某家網絡商城上購買了筆記本電腦的楊先生便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電腦送到了我單位,我本想開機檢查一下,但送貨的小伙子告訴我,還有很多貨要送呢,他等不及。”楊先生如是說,但等送貨的人走了以后,楊先生才發現電腦開不了機,聯系到網絡商城,對方告訴他,需要找廠家直接聯系,簡而言之,“我們不管了。”最后,楊先生只得花費許多工夫去修理電腦。nn 當然,許多網絡平臺也有自己的售后保障系統,例如淘寶網的“貨到評分”,以及“7天無條件退還”等模式。nn “但這些系統無法從根本上彌補網絡購物的售后缺陷。”中國社會科學院電子商務研究室研究人員趙京橋告訴記者,“在評分以及無條件退貨期限內,網絡消費者可謂當之無愧的上帝,沒有一家網店會怠慢他們,但這些期限一過,網店的熱情便“人走茶涼’。但消費者不是顯微鏡,不是化驗機,對于一些短期內無法看出效果的商品,如化妝品、食品、藥品等,短短7天之內,消費者能看出什么呢?在這7天之外,商品若是出了問題,消費者該怎么辦?”nn “或者是商家牌子硬,態度好,在消費者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得到了一定的補償;或者是商家態度強硬,雙方各執一詞,最后鬧上法院。”荊林波教授說,“無論是哪種情況,網絡消費者實際上都是吃了虧。花費時間才能得到補償的算是小虧,而鬧出糾紛的消費者吃的是大虧。因為,無論在金錢、人力、組織等方面,商家都是占有優勢的,網絡消費者最多只能是發發貼、組組群,就算告到了法院也不一定有結果,所以這種糾紛往往是在消費者精疲力盡后不了了之。”nn????“其實,網絡消費的缺陷還有不少,但是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非網絡消費體制本身,監督管理的缺失是混亂產生的直接誘因。而在監管缺失的背后,相應的政策法律的空白更讓人緊張。”荊教授補充道。nn 政策不應變為“限制”nn 似乎也是意識到了監管缺失的問題,今年7月初,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檢查管理的意見》,要求北京市范圍內利用互聯網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營業執照。nn 家住外地的網店店主王先生聽到這個消息,不禁眉頭一皺:北京要這樣了,全國是不是都要如此呢?真是這樣的話,自己在淘寶上的網店還要不要繼續開下去呢?“網店最多是給我帶來一些工作外的“零花錢’,要是必須去工商局排隊的話,那我還是不要“零花錢’了。”nn 據介紹,此次規定主要針對個人對個人的網絡交易模式,因為廠家對個人式的網絡交易,必須經過工商注冊。但據記者了解,個人對個人式的網絡交易卻在網絡1100億元的零售額中占大部分。nn “個人網店能夠存在并得以發展,得益于其方便、靈活、成本低等特點,假如將這些特點限制住,必然對個人網店的存在和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荊林波說,“我個人認為,對網絡消費監督管理的根本目的應在于使其更加健康良好地發展,如果監管的后果是限制了發展,那么這種監管的存在是否還有意義?”nn 荊教授認為,政府進行監管的嘗試是一項值得贊許的行動,但監管政策不能以粗暴的方式進行,否則,便違背了監管的初衷。nn 對此,趙京橋補充道,政策嘗試切忌以“生搬硬套”入手,“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A地網絡消費者投訴,產品的生產商在B地,產品的經銷者在C地,按照現實消費中的維權途徑,他應當找相關部門投訴,那么,這位消費者該向哪一地的部門投訴呢?哪一地的部門有權受理?哪一地的部門作出來的判斷,才是有法律效力的?此外,向哪個部門投訴,似乎也是個問題。”nn “網絡消費看似便捷,但實際上牽扯的環節比現實消費更多、更雜,權責更不明確。假如把現實消費中的監管方式挪到網絡消費監管中的話,那么,不是監管體系把網絡消費管得毫無活力,就是網絡交易想方設法繞開監管體系。”荊教授意味深長地說,“不能新瓶裝舊酒啊。”nn “這樣分0
注:本文轉載自中國青年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