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私房菜” 吃壞肚子索賠難
作者: 文章來源: 本站發布時間:2010-04-21 00:00
865
新華報業網訊 網上的私房菜開始悄然在一些白領當中流行起來,全國各地的特色新鮮佳肴,在網上被冠以“私房菜”的名義銷售,如果你拍下來,賣家立即動手制作,包裝好后快遞到你家。不用花很多錢,就能吃到頗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可謂一大美事,但網絡私房菜的興起也帶來一大質量難題:網絡菜肴的質量可靠嗎?發生了問題該怎么辦?nn 市民吳先生看到同事網購了天南地北的特色菜,貴州秘制甜味小米鲊、湖北三峽土家風味紅油辣子雞、現炒板藍根丁,真是應有盡有。于是他也在網上購買了六七個私房菜回家。和小吳一樣,因為快遞上門、價格不高、分量不少,網購私房菜的還真不少。不少私房菜店主還詳細標明菜品主材、輔材的分量,以示“童叟無欺”,頗得購買者的好感。nn 但畢竟是新鮮食品,看起來既便宜又美味的私房菜,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如果要吃網上的私房菜,您還得準備好“自擔風險”。一位私房菜賣家告訴記者,其實他們的操作模式根本不是香港電視劇中那樣的正規私房菜館,他們沒有門面,也就是在家做做,如果會做菜又會上網,一個人足夠開一家私房菜的網店。食材可以事先準備,也可以客人下單后再買。就像在家燒飯一樣,做好了一般是自然涼之后用真空包裝機進行包裝,然后送快遞。但大多數私房菜館不對外營業,自然沒有工商執照,做菜的人是不是有健康證不知道,包裝過程也沒有進行再消毒,包裝后還要經過快遞,中途可能漏氣,這些都存在安全隱患。nn 記者采訪中,一位私房菜賣家開始時表示,n
注:本文轉載自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