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驗貨就簽收 2600元買塊塑料板
作者: 武逸民 文章來源: 洛陽晚報 本站發布時間:2010-04-21 00:00
789
n 因為具有方便、快捷、省錢的特點,網上購物受到越來越多網民的喜愛。據統計,僅去年一年,購物網站淘寶網的交易額就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網民們在享受網購便捷的同時,也難免遇到一些問題:在網上,賣方沒有實體店、不辦營業執照,消費者維權難。nnn 2600元,買來塑料電腦模型nn 4月3日,家住澗西區興隆花園小區的單寧國花2600元在網上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4月8日,快遞公司工作人員把貨送到了單先生家。單先生簽收后打開包裝一看,發現電腦包裝盒里裝的竟是一個塑料制的筆記本電腦模型——一塊塑料板子!單先生立即上網聯系賣方要求賠償,但買方以單先生已簽收貨物為由拒絕賠償。nn 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調查后發現,單先生已在購物網站上點擊了“確認收貨”按鈕,并在快遞公司《收貨確認單》簽了名。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表示,他們能做的很有限,建議單先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nn 記者了解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接到網民投訴后,只能聯系發貨地工商局,委托發貨地工商執法人員協調處理。若貨物質量與商家承諾的不相符,執法人員會要求發貨公司全額賠付或退貨。可是,若買方已通過銀行向賣方付了款或已在網上確認收貨,就不容易維權成功了。nn 常見網購騙術有三種nn 市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網上賣家往往無具體店鋪,無營業執照,只需在網上注冊便能做起生意,所以網上賣家良莠不齊。nn 常見的網購騙術主要有三種。nn “超低價”誘你上鉤。網上的商品,確實比實體店內的便宜,這大家都知道。部分網上賣家經常在網上打出“超低價格銷售”的幌子,誘使個別貪便宜的人購買其商品。買家付了錢后,經常會收到殘次品,而賣家總會以種種借口拒絕換貨、退貨。投訴?這種賣家是不怕的。如果遭投訴過多,這種賣家就會把原來的網上店鋪關掉,然后再注冊一個新的店名,繼續行騙。nn “色差”成了萬金油。為吸引消費者購買,網上銷售的商品經常都會附一張照片,這些商品的照片都十分漂亮。可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這些照片都是經電腦軟件加工處理過的。不少網民發現自己收到的商品與其網上的照片不一樣,趕緊向賣方詢問,卻得到了“東西是一樣,只是顯示器有色差”的答復。nn “確認收貨”有陷阱。有些賣家在網上打出“先確認收貨者可享受比原價再低一折的價格”的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自家的商品。一些不熟悉網購流程的網購新手往往輕信這種廣告,會在沒有收到貨物之前就確認簽收。問題是,買家確認收獲了,賣家就有可能不再發貨。nn 把好“網購三道關”nn 如何避免落入網購陷阱?市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的劉曉明科長提醒網民們:要想避免上當,注意把好“網購三道關”。nn 第一,市場考察要全面。消費者在支付購物款之前,應先對貨物的生產廠家、網友評價、商家信譽度等相關信息進行查驗,盡量選擇那些正規網站上的信譽度高的賣家。付款前,還應詳細了解商品的規格、型號、保質期、退換貨標準、售后服務標準等。nn 第二,當場驗貨須仔細。收到貨物后,消費者不要急于在收貨單上簽字,應檢查包裝是否完好,檢查收到的貨物是否就是所購商品。nn 第三,付款之時要小心。“在網上購物,不要直接把貨款匯至賣方賬號,也不要在沒有收到貨物的時候在網上確認收貨。”劉科長說。nn -相關鏈接nn 網購距離“有法可依”不遠了nn 2010年4月2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研究起草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nn 中國電子商務最近10年來經歷了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已達數千億元。同時,電子商務還為社會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開網店投入少、運營便捷、風險低,成為就業的重要途徑。來自國際著名咨詢公司IDC報告顯示,光在淘寶網上,2009年就有超過80萬人通過開網店解決了就業問題。此外,還帶來了快遞物流、客服等23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nn 市場的高速發展,成為推動政府立法提速的“首要動力”。截至4月3日中午,新浪網關于“工商總局就規范網絡交易公開征詢意見調查”顯示,有7500人參與了投票。其中,3700多名參與投票的網民選擇了支持,超過50%的用戶對此舉表示肯定。nn 有消息稱,工商總局目前內部已確立三條原則確保網購健康發展:一是確立網店管理的任務是保護其良性發展,二是將著手建立網絡交易誠信體系,三是將加大網絡交易維權力度。nn 有電子商務行業分析師認為,此次工商總局起草《暫行辦法》是國內首次對網購行業制定系統的法規,足見國家對電子商務的重視和支持。 n
注:本文轉載自洛陽晚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