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子賬戶被盜 持卡人狀告銀行索賠
作者: 顧文劍 李燕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2-13 00:00
1062
nn 在網上開通了個人電子銀行賬戶,卻發現兩張銀行卡的存款共2828元不翼而飛。由于懷疑銀行的電子賬戶存在漏洞才讓小偷得逞,持卡人將銀行告上法庭,索賠同等數目的經濟損失,而銀行認為自己的系統“天衣無縫”拒絕對此理賠。日前,浦東法院開庭審理了該糾紛。nn 2005年6月和10月,來自四川的李先生分別在中國工商銀行行知路支行和大華支行辦理了兩張牡丹靈通卡,并隨后設置了密碼。為了避免轉賬麻煩,李先生隨即申請了個人電子銀行賬戶。nn 同年12月6日上午,李先生在銀行自動取款機提款時,卻發現兩張卡各有1414元不翼而飛。經銀行查詢,2天前有一陌生人在網上轉走了這筆款項。nn “從銀行卡的提款記錄來看,小偷可能事先并不知曉卡里的存款有多少,”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對方首次提款金額為網上銀行允許的最高值2000元,可我當時的卡并沒有這么多錢,而在取走1414元后,小偷企圖再次提取同樣數目的錢款,但因余額不足而作罷。”nn 由此,李先生懷疑小偷并沒有事先破解銀行卡密碼,然后進入賬戶頁面,而是直接使用了某種程序,從電子銀行的主頁上一次性將錢劃走轉賬。nn 認為銀行的網上電子系統存在漏洞,而有可能讓其他儲戶蒙受損失,李先生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了法庭,訴請要回2828元,“銀行應該對此事負責。”nn 然而,銀行方面不承認自己的電子銀行系統存在所謂的漏洞和破綻,拒絕對李先生作出賠償。銀行表示,該電子銀行系統自投入運營以來,由公共安全部門對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況且,銀行擁有成千上萬的持卡人,假如真存在李先生所稱的系統漏洞,那么一天到晚會有客戶和我們聯系,但我們迄今沒有接到過類似的用戶投訴。”該銀行法律事務辦公室的吳小姐認為。nn 其猜測,李先生可能使用過公用電腦直接登錄了銀行主頁,導致自己的賬戶密碼無意間泄漏。但李先生反駁說,自己處理網上銀行業務時,均在個人電腦上操作完成。nn 據悉,法院將擇日對此案作出宣判。?
注:本文轉載自東方早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