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假網站全球第二 14家銀行更改網銀域名
作者: 袁峰 文章來源: 信息時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6-02 00:00
596
?nn????時報訊 (記者 袁峰) 管得住錢柜卻管不住網絡安全,是目前各家銀行最頭疼的“麻煩事”。昨日記者獲悉,為了預防網絡不法分子用假域名進行“網絡釣魚”,中行將在今天正式更改其門戶網站的域名。據悉,截至目前國內已有14家銀行更改了網銀域名。nn 中國假網站居全球第二nn 今天是中行正式登陸香港股市的第一天,記者昨日獲悉,中行門戶網站的域名將由www.bank-of-china.com變更為www.boc.cn。nn 國際反網絡詐騙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擁有仿冒域名及網站的國家,占全球的12%。從多起網絡釣魚案例看來,利用肉眼難以辨別的一字母之差騙取錢財的情況占據多數。如曾經仿冒中銀的“bank-off-china.com”,和剛發現的工行假網站 “mybank.iclc.com.cn”,都是1個字母不同,很容易讓市民上當。nn 域名過長難防網銀大盜nn 銀行有關人士指出,域名過長是假冒的根源。如中國銀行原域名長達14個字母,只要輸錯任何一個字母就有可能進入“假網站”,網絡“黑客”經常利用這個漏洞發送“網絡釣魚”郵件,謊稱xx銀行要進行系統升級等,以套取用戶個人資料和密碼。nn 據了解,4月,建行網銀域名從ccb.com.cn升級為ccb.cn。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4家銀行使用CN域名。安全廠商瑞星殺毒公司域名專家稱,采用簡短易記、帶有標識的CN域名,錯誤輸入的可能性比較低,多而降低了網站被仿冒的概率。nn 銀行大量注冊中文域名nn 記者同時還發現,除了英文新域名,國內各大商業銀行開始,紛紛注冊并啟用中文域名作為地址欄入口處的安全屏障。nn 據了解,各大銀行除了注冊與自身名稱相關的中文域名之外,還紛紛注冊了多個與品牌相關的中文域名。如交通銀行,六年間已注冊了120多個中文域名,為國內銀行之首;而中國銀行僅在去年1~4月上市前的股改階段,也一口氣將24個中文域名保護性注冊下來。而進入上市準備階段的工行也注冊了多個中文域名。nn
注:本文轉載自信息時報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