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招生陷阱”
作者: 文章來源: 濰坊市消費者協會 本站發布時間:2006-06-12 00:00
573
nn nnn 隨著每年一度高考的臨近,又到了招生騙子行騙的多發季節。市消協去年接到的投訴表明:一些中介機構和個人利用部分學生及家長不完全了解教育政策法規和教育基本制度,而求學心切的心理,打出“內部招生”、“計劃外招生”、“交錢指路”、“有路子,低分花錢就能上重點、上軍校,有‘定向招生’名額”等招牌行騙,更有甚者偽造高校錄取通知書騙取錢財,可這些“人士”往往拿到錢后就逃之夭夭。還有的網絡教育、成人教育和民辦學校,為了搶奪落榜生源,采用高額回扣 “提成招生”的辦法,將招生代理權交給“有說服力”的個人或一些沒有資質的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或個人為獲取高額回報,對學校做不符合實際的夸大宣傳,誘導學生。nn 針對目前招生市場上的種種不規范行為,市消協特別提醒廣大家長和考生:國家招生錄取工作有嚴格規范的規章制度和管理程序,有嚴密的操作監督機制,正規高校的招生計劃、招生政策等信息都面向社會公開,家長和考生可以通過本地教育部門招辦公室查詢,也可通過院校網站了解。當前,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院校招生工作人員不進駐省招辦錄取現場,更不準游離于招生體制之外招生。招生過程嚴格執行國家、省下達的招生計劃和各批次錄取分數線,除了國家和省規定的照顧政策外,任何人都不能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權,任何個人說自己手中有招生計劃和名額都是不可能的。nn 有一些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希望就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家長花錢后的確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之后才發現就讀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學考試助學班、成人教育輔導班或網絡學院。這些學校與普通高等教育的考試形式、計劃性質和錄取要求是不一樣的。高考落榜生和低份考生在擇校時,要格外當心,最好直接到學校實地考察。nn 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可到本縣(市、區)招辦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如與通知書一致,就是經過省招辦辦理了正式錄取手續的。如果遭遇招生欺詐,應及時向當地招生辦或公安機關等職能部門投訴、舉報。(濰坊市消費者協會 韓鳳國)nn (山東省濰坊市消費者協會)
注:本文轉載自濰坊市消費者協會,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