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盜竊款又有新招 10分鐘內連轉三賬戶
作者: 文章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7-03 00:00
1139
n nn 1分多鐘,銀行卡里的3120元錢被人分4次從網上銀行取走,隨后又多次轉賬,讓你查詢不到這筆錢的去處……這些天來,市民向小姐一直在為自己網上銀行被盜一事煩心。在加入“網上工行受害者聯盟”后,她又發現該QQ群中與有著和自己同樣遭遇的人竟多達70余人。受害者們猜測,遭遇該起事件可能是自己的電腦中了木馬病毒。昨日向小姐來到本報,她希望通過本報向市民們作出提醒,使用網上銀行要注意安全。nn 10分鐘內 3120元連轉三賬戶nn 據向小姐說,2003年她在工商銀行青龍街支行辦理了一張儲蓄卡。6月5日下午2時許,向小姐在網上銀行查看余額時,卻驚訝地發現里面的3120元存款不見了。隨后她到銀行查詢,發現在當日上午10時9分35秒至10時10分42秒之間,她的3120元被人分4次轉到了一個叫唐艷萍的蘇州人的賬戶里。 “難道是她盜走了我的密碼?”向小姐輾轉聯系上了唐艷萍。唐艷萍對此也非常吃驚,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事,她將立即到銀行查詢。nn 隨后唐艷萍來電稱,向小姐確實有3120元錢轉到了自己賬戶上,但6分鐘后,這筆錢又被轉到了一個叫葉華山的福建泉州人的賬戶上,自己的賬戶不過是個中轉站。nn 在與葉華山取得聯系后,為證清白,葉華山將自己儲蓄卡的密碼告訴了向小姐。經查詢,10時19分這筆錢已被轉到了一個叫伍志雪的安徽合肥人賬戶上……而伍志雪的賬戶也不過是一個中轉站。向小姐立即向警方報了案。nn 存款被盜者網上建聯盟nn 6月8日,向小姐在上網時發現了一個名為“網上工行受害者聯盟”的QQ群,在該QQ群中,她發現與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多達70多名,他們來自北京、南京、杭州、合肥等十幾個城市,被盜金額多達30萬元以上。該群的創始人任先生稱,他目前正在北京某軟件公司工作,今年3月21日下午5時許,他登錄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查收一筆轉賬,卻發現賬戶內的10900元存款于3月15日、3月16日及3月17日三天時間里,被人分六次轉走。北京工商銀行稱,任先生的賬戶可能被盜了,建議他向公安機關報案。為了收集到更多的線索,也給用網上銀行的人們敲響警鐘,他創建了這個QQ群。 記者 鄧旆光nn 防盜有招nn A.最好使用電子證書nn 今年4月,《京華時報》曾針對該類事件采訪了工行方面。該報道稱,據工行方面介紹,個人辦理網上銀行業務,可選擇使用電子證書或密碼登錄兩種方式。密碼用戶單純依賴密碼來保證賬戶安全,安全系數相對較低。電子證書是一個帶智能芯片、形狀類似于U盤的“電子鑰匙”,又稱“U盾”,是到目前為止安全級別最高的個人網上銀行安全工具,所以銀行方面建議使用電子證書。nn B.采用帶“木馬墻”的個人防火墻nn 今年4月3日,瑞星反病毒中心曾提醒網民要特別注意一個叫做“網銀間諜變種JKL”的病毒。該木馬病毒可能創建一個假的“工商銀行”網頁,當用戶點擊了假頁面中的登錄按鈕以后,用戶的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將會被發送到黑客指定的信箱當中,盜竊者就可將賬號上的錢轉走。專家提醒,不要隨便從不知名的網站下載軟件,要安裝并升級殺毒軟件到最新版本,同時打開實時監控功能防止病毒的入侵,采用帶有“木馬墻”的個人防火墻保護賬號、密碼安全。nn 工行四川省分行:nn 針對該類事件明日提出建議nn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走訪了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該行分管外宣的負責人表示,對此事件他們非常重視,7月3日將針對該類事件為廣大儲戶提出好的建議。nn
注:本文轉載自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