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自曝短信詐騙內幕:群發1萬網住七八人
作者: 文章來源: 安徽市場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7-31 00:00
1261
nn?? “本公司常年代辦駕駛證、身份證、學歷等一切證件,聯系人XXX,電話XXX……”,“XXXX大酒店招收男女公關,學歷不限,工作性質開放,待遇豐厚,聯系人……”。幾乎每一位手機及小靈通用戶都收到過此類短信息,在通訊日益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都不得不忍受著此類無盡的“信騷擾”,并且其中也不乏有心懷鬼胎者為達到某種目的而輕信其言,導致上當受騙。 nn 10月15日,合肥市司法局針對此種狀況開通了12348短信咨詢熱線,僅開通當天就接待或接線170多起咨詢,其中,便接到了一位“內部”知情人打來的自曝短信詐騙內幕的電話。 nn 發什么短信用什么卡 nn 據合肥市司法局148指揮中心主任苗永剛介紹,當初接到自曝電話時,其也很吃驚和懷疑,但從對方非常誠懇及謹慎的語氣可以看出對方還是懷有一定的良知。經過交談,他們發現了短信詐騙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nn 據曝料人成平(化名)介紹,實施短信詐騙的第一步便是裝備的問題,因此,手機的SIM卡是至關重要的,發什么樣的短信用什么樣的手機卡。如果向江蘇的手機用戶發短信,便用江蘇的手機卡,發給四川的用戶便用四川的卡,若是在安徽本地則也用不同地區的手機卡。同時, “內部”還有一個規定,就是短信發射地在什么地方,則當地是絕不允許發短信的。據介紹,他們一直都遵循“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但也不排除有吃“窩邊草”的個別另類,因此,被執法機關打擊的也大多數是吃“窩邊草”的。 nn 數萬條短信成本不過百元 nn 據成平介紹,利用手機短信進行詐騙所花費的成本低得幾乎讓人不敢相信,其中手機是每個人都有的,有時為了擴大業務也另外添購幾部手機,但總的一算成本還是接近于零。 nn 據了解,在進行短信詐騙前,他們一般配備專門的手機,據說只有某品牌的手機可以用來進行手機短信群發。而且一次就可以發送一萬條短信,其成本也絕不像一般手機用戶發短信所收的費用,基本上發一條短信所收的費用只有一兩分錢。但若要想如此發短信,必須要裝備一個手機群發軟件,而這個軟件也只能裝在某品牌的手機上使用。該軟件的成本也不過只要一百多元錢。 nn 在一切裝備全部到位后,實施短信詐騙者便開始搜集手機號碼段,一般都是一本本去買。在許多賣通訊器材的經營店中,都能買到號碼段,并且有時在正規的通訊商也能通過特殊手段獲得號碼段。在得到號碼段后,便開始在手機中設定好號碼段的區間,然后編輯各種各樣內容的短信開始進行群發。在短信發出后,他們就開始等待“自愿”上鉤者。據介紹,隨著大眾對短信詐騙認識越來越多,短信詐騙生意也是越來越難做,但即使是這樣,在發出一萬條短信后,仍有七八人上當。 nn 連環套一步深一步 nn 有些人在懷疑上當后,也曾自認倒霉而中止了自己的行為,但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投入了一定的成本,而一再懷有僥幸心理,因此就被騙得更慘。據成平介紹,一旦有人看到短信后考慮到自己的所需而回復短信,他們一般會讓對方先將自己的個人資料寄到一個指定的地方,當然指定的地方一般會距離回信人所在地非常遠的地方,并且附上一定的“成本費”或是“預付款”。若是想進行大的詐騙,一般他們會雇傭固定的人負責接收資料。在拿到資料后,他們會先將對方所需要的證件及其他東西制作好,然后再給對方發電子郵件或傳真,讓對方先感覺一下,以騙取對方的信任,好進一步“套牢”對方。 nn 在“客戶”對所需東西滿意后,他們會通知對方交易的地點和時間,但一般到期后又不會與對方見面,而是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向對方表示出自己的顧慮,表示出對對方的某種不信任。一般情況下,“客戶們”在見到自己傳真和郵件后,基本上就相信了對方是真的在“做生意”,而不是詐騙,同時又擔心自己的資料會被對方泄露出去,因此一般都會急切地希望能盡快拿到東西。此時,詐騙者便會要求對方先往一些帳戶上匯一筆錢作為安全保證金,此時為了讓客戶相信,他們一般會告訴客戶他們的車牌號,甚至是住宅地址,但車牌號和住宅地址的主人雖是真名真地的,但絕不會是他們的。 nn 據介紹,一個證件幾百元的“工本費”不多,但一旦有了投入,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步一步地陷下去。據成平介紹,有些人根本沒有警惕性,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他本人就曾讓一個制作假學歷者連續交了2000多元的安全保證金,而對方竟也真得交了,為了“對得起良心”,他們將對方要求制作的證件郵寄給了對方。而上當的人往往都是心懷鬼胎,即使受了騙,也不會去報案。 nn 明確分工互不知名 nn 據了解,短信詐騙者一般都有著明確的內部分工,除了核心的幾人外,大家相互間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是負責人,據說此法是為了防止在遭到執法機關打擊時牽出整個團伙。 nn 在短信詐騙團伙內,他們有著明確的各自分工,有人負責搜集號碼段,有人負責發送短信,有人負責聯系回信人,也有人專門負責“生產”材料。這些經過分工后的人員彼此均不認識,也不集中在一起“上班”,而是分散在各自的地方進行“工作”,只是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固定的地點聯系任務,而利潤的分配也是由其中的一個人專門
注:本文轉載自安徽市場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