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警惕成為商業欺詐“重災區”
作者: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9-04 00:00
480
?nn 北京,其良好的法制體系、文明水準以及寬松的市場環境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然而今天來自權威機構的相關調研顯示,市場環境的寬松與兼容也使得北京面臨成為商業欺詐重災區的危險。專家建議北京迅速重拳出擊,嚴防商業欺詐發展成危害經濟的毒瘤。nn 為構建打擊商業欺詐的長效機制,全國整規辦和商務部共同建立了中國反商業欺詐網,以在各部門、各地區執法部門間建立全國性的反商業欺詐信息交互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通過相關預警規則構建針對商業欺詐行為的預警聯防機制。自中國反商業欺詐網2006年3月15日開通到6月30日,累計接受公眾投訴舉報1070件,其中有效投訴(舉報)共計593件。專家對有效投訴的統計分析顯示,北京、廣東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成為投訴舉報的重點區域。按照被投訴舉報人所屬地區分類,北京市最多,有效投訴共計134件,占有效投訴總量(簡稱總量)的22.6%。按照商業欺詐的形式分類,虛假廣告、商品房交易欺詐、網上購物欺詐、以次充好、加盟招商欺詐依次名列前五名。此外,商業欺詐的媒介呈現多樣化趨勢,面對面欺詐的傳統方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欺詐手段,而網絡、手機短信、電視等各種電子媒介為違法犯罪分子進行一對多欺詐、降低欺詐成本提供了便利,正日益成為違法分子的重要欺詐工具。nn 據全國整規辦副秘書長姚廣海透露,針對商業欺詐的特點和投訴舉報查辦中存在的問題,全國整規辦擬加大對北京、廣東等重點地區打擊商業欺詐的調度、督察力度。有專家指出,北京、廣東、上海等地是我國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人口流動頻繁,發生商業欺詐的可能性偏大。如果不高度重視和有力打擊,勢必破壞其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損害這些地區的聲譽和形象。(記者 董山峰)nn來源:光明日報
注:本文轉載自光明日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