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溫恒濕住宅遭質疑 科技標簽更易誤導消費者
作者: 文章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11-01 00:00
738
????北京樓市歷來被認為是各種概念紛飛之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地產商“重營銷、輕質量”的不良傾向。近來,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科技型住宅的重視,有些開發商就打著提高住房舒適度的幌子,開始頻繁炒作所謂的“恒溫恒濕”、“零能耗”等科技概念,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nn 人的舒適度并不是局限于人關起門來的個人感受,也是與社會各個層面是有關系的。一場名為“提高住宅品質”的業內論壇于日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由《地產SH OW》周刊與新浪網房產頻道共同協辦。參與論壇的數位權威專家均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科技以人為本”的方針,反對把“科技家居”當成地產商進行營銷炒作的標簽,尤其反對一些地產商假科技之名,誤導消費者,并借機大肆提價,從而實現自己賺取高額利潤的不良目的。nn “恒溫恒濕”帶有廣告味道nn 在談到近年冒出來的“恒溫恒濕”這一概念時,參加論壇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捷首先指出,“恒溫恒濕”帶有比較強烈的廣告味道。她認為,“恒溫恒濕”作為一項技術最初主要應用在工業廠房、醫院等對溫度和濕度要求比較嚴格的地方。nn 另一方面,曾捷還進一步解釋說:“我們知道,夏天空調要求最低開到26℃,冬天家里采暖溫度是18℃,這就意味著18℃和26℃之間已經有8℃的溫差,恒溫是不是將這8℃的溫差都抹掉呢?如果真的這樣,就會帶來浪費。嚴格意義上的‘恒溫恒濕’無論從節能和需要角度來說都是絕對不適宜的。”nn “恒溫恒濕”技術本身存在弊端nn 中國建筑科學工程院空氣調節研究所的石永剛工程師也在不久前指出了“恒溫恒濕”應用在別墅上的一些弊病,他說:“‘恒溫恒濕’技術是用一層交接的頂板和二層交接的頂板做水管,提供恒定的水溫來保證冬天的采暖。按照科學原理,冷空氣往下沉,熱空氣向上飄移,地下室采暖保證不了。整個空氣調節的溫度也很差,很不科學。”另據記者了解,應用了“恒溫恒濕”技術的別墅,對別墅的裝修標準和裝修的多樣性也會帶來很大的限制。nn “恒溫恒濕”的環境適宜居住嗎nn 專家認為,“恒溫恒濕”這個“恒”要改一下,應改成“衡溫衡濕”,是相對的平衡。衡溫衡濕在歐洲用得很多,但在歐洲也不叫衡溫衡濕。所謂“告別空調暖氣”的提法,也不嚴謹,告別的只是空調費和暖氣費而已。nn 曾捷強調,“恒溫恒濕”對于居家生活而言并不需要,“地球四季的變化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最大的禮物,如果我們沒有四季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是多么乏味“恒溫恒濕”是指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去營造的一個小的人工環境,我們沒必要生活在溫室里。”nn
注:本文轉載自中華工商時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