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合伙人狂騙貨款42萬元涉嫌合同詐騙被刑拘
作者: 文章來源: 威海晚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11-14 00:00
902
?n 11月5日,環翠公安分局民警將犯罪嫌疑人崔某從吉林省押解回威,這個擅長“空手道”把戲的騙子,做夢也沒想到這么快就落網了。隨后,崔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環翠警方依法刑事拘留。nn 42萬余元被騙 “合作伙伴”驚醒nn 10月下旬,環翠公安分局經偵舉報中心接到我市一家公司報案稱,該公司曾與吉林省圖們市某商業貿易公司的崔某簽訂合作協議,聯合收購中藥材作出口生意。崔某屢次單方面違反協議,并以“采購資金不足急需進貨”等借口,先后騙取42萬余元貨款。nn 接報后,警方開始立案偵查。經多方查證,受害單位于去年11月初,與崔某所在的吉林省圖們市某商業貿易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聯合收購中藥材銷往境外。剛開始做的一筆業務,崔某還表現得中規中矩,到后來,他的發貨量就逐漸“縮水”。nn 至今年3月份,崔某共收到受害單位14余萬元貨款,但他未按時發貨。期間,他又謊稱要大量購進中藥材,采購資金不足,要求受害單位再次付款以便進貨。由于其沒有按時發貨,導致境外客戶向受害單位提出索賠,受害單位輕信了崔某,又向其支付了貨款28萬元。此后,受害單位多次與崔某聯系要求發貨,崔某均以種種理由推托并逃避。至此,受害單位如夢初醒,馬上向警方報案。nn 警方千里辦案 擒回犯罪嫌疑人nn 11月3日,環翠公安分局民警遠赴吉林省,經與圖們市公安機關聯系,在當地將崔某迅速抓獲,并押回威海接受審查。nn 據一名案件偵辦民警介紹,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崔某就因違法犯罪行為,先后被司法機關治安拘留或刑事拘留9次,有著很強的反偵查能力。nn 受害單位被崔某擺出來的“派頭”,以及他所吹噓的“境外商業關系”所迷惑,崔某在行騙過程中,“巧妙”地利用了受害單位急于將生意做成的心理。面臨未能按期發貨而受到第三方施加壓力的時候,受害單位的風險意識不但沒有提升,反而“退化”了,從而給騙子以可乘之機。nn 這名民警表示,從以往偵破的一些合同詐騙案件來看,騙子在實施騙術時,往往能言善辯,巧舌如簧,通常以提供緊缺物資為幌子,利用客戶急于求貨的心理,與客戶簽訂假買賣合同,騙取預付款。nn 明辨合同詐騙 增強“心防”意識nn 記者從環翠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了解到,今年以來,經偵部門共偵破合同詐騙案件12起,為受害人或受害單位挽回經濟損失235萬元。從案件特點來看,合同詐騙犯罪有可能發生在經濟合同的簽訂與履行的各個環節,如果防范意識不強,極易上當受騙。同時,合同詐騙也是一種可防性的經濟犯罪,只要提高防范意識,完全可以避免遭受不法侵害。nn 經偵民警提醒,企業在發展經濟業務過程中,應增強風險意識,切勿急功近利,輕易與他人簽合同。有商業合作意向,在簽訂合同以前,要嚴格審查對方的經營主體是否真實合法。如果對方是企業法人代表,可要求對方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證明、營業執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出具的法人資格證書;若是業務人員,應讓其提供企業法人的授權委托書、合同書、自身的身份證明以及財產擔保書等相關證明文件。而對方提供的證明文件和證書,最好通過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驗證其真偽。nn 此外,簽約前,最好通過信函、電話等多種方式,或直接上門查驗對方的真實情況。對對方所提供的,用以證明其履約能力的資產擔保書、銀行票據憑證、賬戶等資料,應通過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審查印證。nn來源:威海晚報
注:本文轉載自威海晚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