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后騙了2700萬 中國最大小商品詐騙案內情
作者: 文章來源: 法制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7-02-12 00:00
688
在這之前,經商多年的金作元做生意從沒被騙過。 nn 可這回,金老板栽到了一個叫莫榮勇的“80后”手上,被騙了八十多萬元。 nn “我爸爸是搞建筑的大老板,他出錢讓我到義烏來鍛煉,我什么也不懂,大家多幫幫忙。” nn 這樣的開場白,有多大殺傷力?包括金作元在內的義烏141個生意場老手,總共被騙走了兩千七百多萬元的貨物。 nn 2月1日,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金作元等12名經營戶領回了被騙走的578萬元貨款。此前,另一批商戶已經取回了被騙的價值2200萬元的貨物。 nn 至此,在這起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詐騙案”中被騙到境外的贓款贓物已全部返還給受害經營戶。 nn 2月9日至11日,記者來到義烏,從警方那里了解到這一案件的詳細偵破內情。 nn 報案 李代林“人間蒸發” nn 2006年3月25日晚,浙江省義烏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案稱,義烏時代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以下簡稱時代公司)李代林向義烏國際商貿城141名市場經營者賒賬訂購了價值人民幣兩千七百余萬元的玩具、計算器、皮具、針織品等貨物,隨后就“人間蒸發”了,約定付款時間為3月28日和29日。 nn 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施遠生告訴記者:“報案時,約定付款的時間還未到,但民警們還是按照經濟犯罪案件受理規程仔細核查。結果,民警發現李代林身份虛假,短時間內便認定了李代林涉嫌詐騙的重大嫌疑,初步判斷這是一起特大合同詐騙案件。” nn 追捕 案情輪廓逐漸清晰 nn 義烏警方接到舉報后立即展開偵查,并很快就在廣東抓獲了在此案中冒名李代林的犯罪嫌疑人莫榮勇。 nn 隨著莫榮勇的落網,這起涉案金額高達兩千七百多萬元的詐騙案輪廓清晰起來: nn 2005年6月,犯罪嫌疑人莫榮勇(化名李代林,廣東人)伙同香港居民吳漢輝、澳門居民魏碧秋(均在逃)來到義烏,以外貿生意為幌子,未經注冊自行設立了時代公司。 nn 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3人向義烏國際商貿城141家市場經營戶訂購了價值人民幣兩千七百余萬元的玩具、計算器、皮具、針織品等貨物,并承諾于3月28日至29日支付貨款。3名犯罪嫌疑人在獲取海運提貨單后先后逃離義烏。 nn 據了解,被騙的35個集裝箱貨物已由德國漢堡船務公司的貨輪于3月22日之前運往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港,預計于4月16日、4月23日和5月1日分別到港,然后經陸路運往巴拉圭東方城。 nn 致電 請求烏拉圭司法協助 nn “由于案值巨大,被騙的141名市場經營戶面臨著巨額虧損,不少經營戶甚至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如何追回已運往國外的貨物,最大限度地減少經營戶的損失成為當務之急。”義烏市公安局局長黃寶坤介紹。 nn 然而,“根據現行法律,我國警方無法對在他國海洋或公海上行駛的他國輪船上的贓物進行扣押,惟有啟動國際司法救助。”義烏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浦虹告訴記者,為避免向多國請求司法協助,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把目的地港所在國即烏拉圭作為最佳的司法救助被請求國。 nn 王浦虹進一步解釋說,因為該批貨物最終目的地所在國巴拉圭跟我國沒有外交關系,而烏拉圭與我國雖然沒有簽訂司法協助條約,但存在外交關系,開展工作相對方便。經過層層上報,公安部迅速向我國駐烏拉圭使館提出協助偵破此案件的請求。 nn 4月11日,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接到我駐烏拉圭使館的回函,稱烏方原則同意協助截扣貨物,但要求出具由法官簽署的扣押令。 nn “根據本案實際,案件尚在公安偵查階段,由法官簽署扣押令很難操作。經向烏方解釋兩國司法體制的差別以及本案的實際情況,烏方最后要求我們出具在押犯罪嫌疑人的逮捕手續,并以檢察官名義提交扣押令。”辦案民警張旭華向記者介紹說。 nn 于是,義烏市檢察院迅速提前介入,對莫榮勇批準逮捕,并在24小時內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同意,以辦案檢察官的名義出具了《關于請求協作扣押涉案贓物的請求書》。 nn 追贓 出境斡旋貨物歸屬權 nn 4月23日和5月1日,烏拉圭海軍稽查處和海關成功扣留了兩批共計26個貨柜的贓物,但因犯罪嫌疑人已將第一批9個集裝箱貨柜在阿根廷換裝貨輪,導致該9個貨柜被提走并運往巴拉圭東方城。 nn 烏方成功扣留被騙貨物后,由于巴拉圭收貨方不斷向烏方海軍、海關訴求權利,加之貨物放行要履行繁瑣的法律程序。為防止已扣貨物節外生枝,義烏警方派出兩名民警,隨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廳的警官前往烏拉圭斡旋此事,工作組重點圍繞烏方刑事法官和檢察官開展工作。 nn 烏方檢察官提出該案件是民事案件,應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烏法官提出中國政府要提供擔保,承擔在該批貨物交還中國政府后,有第三人主張權利時的責任。 nn 我國警方采取變通的方法應對,由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出具訴求法律訴訟途徑函,并加蓋駐烏使館公章,最終得到法官認可。 nn 經過多次交涉,終于促使烏方海軍簽發了將貨物返還給中國政府的放行令。拿到放行令后,警官小組與德國漢堡船務公司進行了兩次談判,最終換到了貨物的小提單,確保被扣貨物的所有權歸屬中國政府。 nn 返運 貨物免稅返還受害者 nn 去年國慶節后,兩千七百余萬元被騙的貨物大部分遠渡重洋重返中國,陸續運抵寧波口岸。此時,一個新的問0
注:本文轉載自法制日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